我校2013年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教学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7-183193

根据《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行知联盟)》的年度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提前谋划,认真组织,积极开展2013年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工作,截至831,伴随第三批赴安徽理工大学进行金工实习的学生回校,我校2013年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实践教学活动圆满结束。 

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

通过“课程请进来、学生送出去”的方式,相关教学单位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今年的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中,我校共开设四大类25个项目的课程,其中校内实践课程包括“IBM软件工程开发实训”、“MAYA建模”、“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训”、“商务软件开发实战”、“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与模拟”等18个项目;实习实训包括见习、野外实习、金工实习等3个项目;学科与技能竞赛培训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智能车、机器人等3个项目;暑期学生交流项目1项。共计1902名学生参与其中。

深度挖掘潜力,整合校内课程资源。积极鼓励各院系开设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习、实践课程,在对各院系申报课程进行严格筛选的基础上,今年共开设了13门校内实践课程和3个学科与竞赛项目培训,共计531名学生参与。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盘活校外教学资源。我校相关院系紧密结合专业实际,依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课程请进来、学生送出去”的方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共开设了9个项目的课程,共计732名学生接受了专业实训。

充分利用同城高校资源,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使用同城高校安徽理工大学的办学资源,在总结去年金工实习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暑假又在安徽理工大学工程实训中心分三批安排了化学与化工系、生命科学系、物理与电子信息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等4个院系7个专业的金工实习,共计634名学生参加了为期9天金工实习。

积极与国际化办学接轨,推出暑期学生交流项目。为了与国际化办学接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际合作研究分会决定从2013年暑期开始,推出暑期学生交流项目。我校根据校际合作研究分会《关于组织学生暑期课程的通知》精神,派出政法系法学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5名学生,参加了为期25天的上海交通大学暑期学校交流项目的3门课程学习。 

科学规划 统筹安排  实践教学成效显著   

通过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的实践教学训练,不仅巩固了同学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使他们树立了职业意识、强化了职业训练,提升了就业能力和水平;实现在校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通过暑期学生交流项目的实施,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也为联盟高校间搭建了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利用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对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智能车、机器人等各类学科与技能竞赛的学生进行辅导和培训,为他们在学科与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已经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中我校获得全国三等奖3项;“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安徽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学校重视 部门配合 质量监控贯穿始终

学校高度重视2013年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工作,按照《淮南师范学院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实施方案》,学校专门组织教务、后勤、保卫等相关部门召开了“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工作协调会”,保证了暑期小学期制教学顺利实施。在实践教学小学期开学前后,教务处分别下发了《关于报送2013年实践教学小学期教学计划的通知》、《关于开展2013年暑期金工实习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教学准备及课程安排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学生所在系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课程开出系认真落实课程开出的相关软、硬件条件,任课教师做好开课前的准备工作,开课前必须有完整的教案和教学进度表,并做好课堂考勤,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成绩评定等相关工作。

总之,实行暑期小学期制,可凸显出教学制度的灵活性,教学改革的实质性,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发挥在教与学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今后我们要在借助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平台的基础上,加大校际合作力度,实现联盟学校优质资源互补共享, 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